
西奈半岛上,吉夫贾法军事基地内,三个呈三角形布局的红旗-9BE防空导弹发射阵地已进入战备状态。每个发射车搭载8枚导弹,火力密度是俄制S-400的两倍,其“冷弹射 矢量推进”技术,使之从锁定目标到发射仅需6秒,有效克制以色列“铁穹”系统的饱和攻击战术。260公里的射程覆盖整个以色列国土,配合空警-500预警机470公里的探测半径,埃及空军首次具备全天候监控以色列空军活动的能力。2025年4月“文明之鹰”联合军演中,红旗-9BE与空警-500成功模拟拦截F-35I,甚至突破了“铁穹”的电子干扰。埃及前少将萨米尔·法拉格对此评价道:“有了它,F-35I再也不敢轻易靠近!” 这标志着埃及“中式防空-空战体系”建设的关键一步,其战略意义不可估量,也直接导致了以色列的焦虑。
与此同时,埃及军方在高度保密的条件下,于2025年7月接收了10架中国制造的WJ-700“猎鹰”高空长航时无人机。这款2021年首飞的涡扇动力无人机,凭借15000米的升限和20小时的滞空时间,成为全球罕见的“高空高速、长航时”完美结合的型号。其独特的V形尾翼设计有效降低了雷达反射面积,并配备合成孔径雷达和电子支援设备,实现一键式自检、起飞、巡航、降落全流程操作。更重要的是,它携带的11种模块化构型涵盖侦察、察打一体和武装攻击等多种任务,450公斤的载弹量足以挂载CM-502KG轻型导弹、TL-20滑翔炸弹等十余种精确制导武器。这批无人机是2022年春季一笔4亿美元交易的最终交付成果,当时被称为“中东大买家”的埃及,还支付了额外的费用进行定制化改造,以适应沙漠作战环境,并与红旗-9BE系统形成“侦察-拦截”的完整作战链条,有效弥补西奈半岛防空体系的漏洞。
展开剩余65%埃及这一系列举动,正是对过去二十年受制于人的无奈反抗。长期以来,埃及空军受制于美国和法国的武器禁运及性能限制:215架F-16性能被阉割,禁用AIM-120中程导弹;从法国采购的“阵风”战斗机的配套导弹射程有限,并受美法对以安全承诺的制约;俄罗斯方面,苏-35SE因俄乌战场表现不佳而被埃及退单,S-400的交付也因产能问题遥遥无期。
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,中国武器的“无政治附加条件、完整作战体系”优势,让埃及找到了新的突破口。红旗-9BE的单价仅为美国“爱国者-3”的60%,性能却与S-400相当;WJ-700无人机的“察打-防空”数据链可直接与红旗系统联通,形成闭环;更重要的是,中国提供了“保姆式”的全套服务,包括专家驻训和终身维护,甚至在2024年协助埃及在沙漠地区打出680口深水井,提升粮食自给率,体现了中埃两国全方位的战略合作关系。
埃及空军自身存在的短板也促使其寻求新的装备。现役F-16和“阵风”缺乏隐身能力,难以对抗F-35I的穿透式打击。2025年5月,中埃防务合作45周年活动上,埃及空军司令加瓦德与歼-35模型的合影,被广泛解读为埃及将采购歼-35的明确信号。此前,埃及已订购了歼-10CE战斗机48架,总价值34亿美元,这款四代半战机配备霹雳-15E导弹,其超视距打击能力远超现役所有机型。而歼-35E的隐身性能和国产有源相控阵雷达,更使其以低于F-35 70%的单价,展现出压倒性的优势。一旦部署,埃及将成为首个装备中国隐身战斗机的阿拉伯国家,直接威胁以色列F-35I的制空权。
以色列对埃及这一系列军事行动的反应十分激烈。2025年6月,以色列紧急向德国加购“彩虹-T”电子战系统,试图破解红旗-9BE的加密链路;9月,计划在內盖夫沙漠举行“沙漠盾牌”演习,模拟多线作战;同时,加速与苏丹、阿曼等国谈判,试图扩大《亚伯拉罕协议》联盟,以应对日益增长的安全威胁。埃及则以更强硬的姿态回应:叫停俄罗斯“铠甲-S1”采购,转向中国订购20套FK-3000激光防空系统;在阿拉伯联盟峰会上推动重启巴勒斯坦两国方案谈判;甚至利用在利比亚的调解人身份扩大地区话语权。埃及的这些举动清晰地表明:在获得中国先进军事装备的支持后,它不再是任何国家的附庸,而将更加坚定地维护自身国家利益。 当埃及的红旗-9BE发射车在吉夫贾法基地耸立,当WJ-700的涡扇引擎声划过苏伊士运河,以色列摩萨德总部已经拉响了警报。长期以来依靠技术优势压制邻国的以色列,首次在军贸博弈中感受到了来自埃及的巨大压力,以及由中国军事实力崛起带来的地缘政治格局的深刻变化。
"
发布于:内蒙古自治区配查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